查看原文
其他

2021,来赴这场一字之约!

成长学院 河南教师 2022-12-05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

让这一年显得非常特殊

2020已经走过

2021正式到来

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胜意!



分享新年喜悦,共享成长幸福

站在新的起点

如果用一个汉字

来表达您对2021年的期待

用一年时间和自己来一场一字之约

您会选哪个字呢?

为什么?它代表着什么?




一起来看河南教师成长学院的班长与学员们和自己的约定——


成长故事难以忘记

点滴记录心路历程

向前走的同时,也要记得回头看

记住来时路

才能更好地向新生活出发


如果同样用一个汉字

来总结自己2020年的成长

大家又会选择哪个哪个字呢?

一起来看——




张爱敏(长垣市樊相镇中心学校):


这一年,我有幸与“河南教师读书会”“樊登读书”结缘,听读76本书,幸会101位书友;有幸跟着“一道共读”沉潜,万余字的感悟,幻化出灵魂的高贵;有幸遇到邀约,“语垣坊”就像一束光,照亮更多乡村教师。


这一年,我有幸邂逅“火柴公益”,追着“暑期阅读训练营”享受共读一本书的丰富,参与“公益教练培训”,经历与教练对话带来的洗礼……


这一年,有幸遇到仰慕已久的导师,有幸结识更多尺码相同的人。导师中肯建议,教练倾听赋能,“蒲墨师痕”微信公众号已聚集百位日更者。898篇,121万字,不曾辜负每个朝阳,不曾懈怠每个深夜。


这一年,我有幸被评为河南省特级教师,有幸成为长垣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有幸开启一段新的旅程。




宋君(郑州市金水区金桥学校):


抗疫之行。我们名师工作室在疫情期间精心设计了每节课的导学单,及时通过工作室微信公众号推送,与省内外的教师一起分享。作为中原名师,我积极参与省教育厅举行的“停课不停学”名师同步课堂的录制,先后录制了3节课,与省内外的学生、老师分享。


学习之行。2020年,我先后阅读了20余本教育图书,撰写了10万余字的教学随笔。我参加了郑州教育名家培育4000分钟的线上培训,参加了河南省线上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等。在学习的同时,我撰写的《儿童立场,智慧无限》《优秀,从这里起航》分别被收录在教育时报编撰的中原教育崛起丛书(第四辑)《耕耘不问收获》《脚下就是远方》中。



王梅冉(驻马店高级中学):


先是尝试。参加第三批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遴选活动,是我尝试的开始。从此,工作室成员遴选、工作室启动仪式、热点话题沙龙研讨、班主任论坛的讲座、向省专家评估小组做阶段工作汇报……我一步步地摸索和尝试,也越来越清晰地看到了努力的方向。


再是品尝。作为新高一年级的班主任,我白天几乎抽不出来时间,熬夜成了家常便饭。凌晨1点我还在书房里苦思冥想时,我尝到的是辛辣;既要组织研讨和学习,还要协调工作室的设计和装修,感到力不从心时,我尝到的是酸涩;迎接工作室评估的日子,我通宵梳理思路,寝食难安大把掉头发时,我尝到的是痛苦。


然而,一个个优秀小伙伴加入工作室,工作室的研讨活动风生水起时,教师节我作为第三批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接过鲜红的荣誉证书时,当我手捧省名班主任工作室牌匾和志同道合的各位合影时,我品尝到的,是甘甜。





付军丽(林州市红旗渠大道学校):


“明”是会意字,表形容词义时,本义是明亮,清晰明亮,与“昏暗”相对。2020年,我读了大量的教育教学专著,向名师学习,与同行交流,写课堂教学实录,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主动承担公开课,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教学研讨,用心打磨每一节课,向好课的标准不断迈进。


明,《说文解字》中指照也,照耀,点亮。阅读是点亮学生人生之路的明灯。我效仿河南教师读书会的形式,采用线上读书交流的方式,进行班级共读,让学生在家长的陪伴下进行亲子共读,让读书成为了学生生活的必需。


明,还有点燃之意。在我开发的班级动力系统下,通过“军衔等级晋升”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采用发放喜报的方式,进行家校共育,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和生活。



梁娜茹(孟津县平乐镇中心小学):


两读两写”,这一年我继续坚持——每天至少阅读30分钟,一年来写下了10万多字的读书笔记;每天朗读一篇文章,给家长读家教书籍4本,累计字数超过百万;天天练字,临写《灵飞经》《汲黯传》;千字文,日日写,写生活点滴,写课堂感悟等,一年也写了46万字。


在新教育网络师范学院选修了《听读绘说》儿童绘本课程,一边学习,一边实践。疫情防控期间,孩子们宅在家里,生活单调,我把电影课程和节日课程带到孩子们的生活中。妇女节,我们制作贺卡表达爱心;植树节,我们各自在家里播种春天;劳动节,我们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有成长力,就有影响力。2020年7月25日,第11届河南最具成长力教师揭晓,我有幸当选!同在这一天,高考成绩公布,儿子成绩优异!感谢成长给予我们的这份馈赠,飒!





余东芳(信阳市第七中学):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2020年初因疫情被困乡下的我挖荠菜、栽桃树、修花木,体验了别样的生活。同时,每天微信里和学生交流、钉钉群里直播上课、人人通里批改作业、备课推送微信公众平台等,我的“园丁”身份切换自如。


读书和写作是一双翅膀,把我从生活的泥淖中拽出来。把遇到的问题当课题,不逃避、不懈怠、不敷衍。孩子们在各级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中屡屡获奖,而我也被评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电话教育专家”,指导的年轻教师有两位获得河南省优质课一等奖。


当然,“思”不是瞻前顾后,思虑重重。这,只是成长的开始。





张理坤(濮阳市第一中学):


从春节开始,蜗居在家,全心全意、朝夕与亲人相伴,子孝妻贤、夫唱妇随。


停课不停学期间,一台电脑、一部手机,搭建起风雪无阻的空中课堂,我们都俨然网红达人,圈粉无数。这是今年最难忘的“蜗行之旅”。好不容易盼来开学,口罩、测温,错峰上下学,防控常态化。每天三点一线,一边带着两个女儿,一边牵挂着父母双亲,像拖着沉重的壳的蜗牛。人到中年,家庭事业一肩挑,因为爱,负重前行却乐在其中。


近两年我所带的班级状态飘忽不定,跌宕起伏,老师们戏称为“蜗牛班”,但我从不沮丧放弃,一直坚信:属于他们的春天终将来临!


2020年,我个人挫折不断,但依然斗志昂扬,虽然起步很晚,行动迟缓,但大家相互砥砺,相信前途一路花香!




武艳艳(洛阳高新区第二实验学校):


2020我的成长汉字是“偕”,其意思是“共同、在一起”。一个“偕”字,就是对我全年工作的最好注解。


翻开2020年我的工作日志,我把个人的成长深深嵌入学校的发展,共梳理出7件大事:抗击疫情、首届中考、文明创建、均衡创建、网格化管理、名师工作室再启动、获评“中国好校长”。


我校首届中考成绩优异,这得益于全体初三团队的齐心协力、无私付出。2020年7月,我校被确定为区文明创建点位校。我带领管理团队整个暑假都没有休息,完善了40个创建点位,全力完成综合楼、体育馆、操场、地下车库的工程建设……工作中每一份成绩、每一份蜜糖的背后都是汗水的味道。





周新安(新县首府实验学校):


新选择——当我知道我可以去援疆支教,马上就报了名,可以说是毫不犹豫。我要把新县人的执着与信念,把河南教师的敬业和奉献带到新疆,为新疆的教育发展,默默耕耘、无怨无悔!


新行动——我的援疆支教,是从背学生名字开始的。说实话,这是我从教12年来,第一次刻意背学生名字。之所以毫不犹豫地下了狠心,是我想给新疆学生一个惊喜。事实证明,我的做法是对的,我赢得了新疆学生的一致欢迎。


新坚持——自进疆以来,我暗自决定:用自己标准的普通话,成就我新疆学生标准的普通话。从2020年4月开始,我用手机App坚持练习普通话,每天半小时……掐指一算,上半年打卡了100天,下半年也快100天啦!





颜宝玲(郑州市第六十三中学):


春天,因疫情延期的寒假里,在每天给山里孩子上好网课、陪伴儿子之余,我坚持充实自己。5月回归支教岗位,7月圆满完成支教任务,回归单位随即投入工作。8月底,我直面人生第一大成长考验,有幸入围第12届河南最具成长力教师候选人,拿到决赛入场券。


新学期,单位人事突变。没有行政管理经验的我,接手三项主任工作、带两个毕业班。为了不掉链子,我每天与时间死磕,边学边做。


11月,郑州市骨干教师培训,触动正在评职称的我思考:评过高级后,专业成长何去何从?专注做事已成最好的疗愈,繁忙的工作逼着我不被问题淹没,而是站在高处俯瞰问题。


2020年,从省会到乡村,再回归城市,无论多么艰难,我都要感谢自己始终不曾放弃努力。感谢自己,人到中年,依然相信,相信努力可以改变一些事情。



每年年终邀请读者

提炼自己的年度成长汉字

是《教育时报》的惯例

它已成为一种约定、一种仪式

今天,站在2021的起点

让我们再以一年时间来约定

留言写下您期待的成长汉字

勉励自己,激励同人,彼此见证


2021,愿您在新的一年里

所有的希望都如愿

所有的梦想都实现

所有的期待都出现

所有的付出都兑现


祝我们新年快乐!



原载:《教育时报》



推荐阅读:
孩子地上撒泼打滚,爸妈抱手淡定旁观,这届父母变了?
孩子期末考试来临,家长可做七项辅助!
考试还是你唯一法宝?河南第一个“吃螃蟹的市”早就不这么干了!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稿件欢迎大家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河南教师”。本公众号转载的其他稿件,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欢迎联系我们,我们会在后续转载文章中声明。谢谢!


相互激励,彼此见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